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惯,按我们家里的习惯,大年三十中午会炖鱼吃,越大越好,寓意着年年有余,晚餐会做很多的菜,也就是年夜饭了,半夜十二点吃饺子,也就代表了过去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本篇文章记录了自己小时候在重庆生活时经历的一些春节习俗,可能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不同,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真实的。
习俗一:小年炖鸡
小时候春节通常是从小年开始,在重庆,自己家在腊月23过小年,在那一天母亲通常都是会炖鸡吃。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要在小年吃鸡,母亲回答说是习俗,自然每年在这一天都会炖鸡。
习俗二:男孩农历三十下午烧香祭祖,晚上吃年夜饭
这个习俗是每年固定不变的,三十那天,准备好纸钱、香、蜡烛等等,下午的时候会去给去世的亲人烧香。当然女孩子通常是不允许去的,问了大人们,他们都会说女孩子不要去。小时候是跟着父亲和其他的叔叔伯伯(在重庆,通常叫爸爸的兄弟叫什么爸,例如我父亲在他四兄弟中是老大,我爸的兄弟我就叫二爸、三爸和幺爸)们一起去。当我成年了就我自己去了,父亲不参加。烧香完成,晚上就吃年夜饭。
这个习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有的地方是中午吃年夜饭,比如我爱人她们那就是。
习俗三:鱼尾巴贴在厨房门上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问了母亲母亲也不清楚。由于我们家每年年夜饭都会吃鱼,母亲都会把鱼尾巴切下来贴在门上。
习俗四:初一孩子不允许进厨房
我也感觉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母亲是不允许我和姐姐进厨房,进了会被批评。
习俗五:初一早上吃汤圆
在重庆,初一早上肯定是要吃汤圆的,不仅我家如此,自己家的亲戚家也是如此。每年都是这样,我也认为这是一种习俗。
习俗六:初一早上不允许丢垃圾,甚至是水也不能倒在外面
小时候住在农村,初一的时候母亲一大早都会叮嘱:初一早上不允许将家里面的垃圾倒在外面,水也不行,这样会漏财。因此,每年初一,我们家都不会往外扔垃圾。
习俗七:初一不能打孩子,孩子也不能哭
按照大人们的说法,如果初一天打孩子,孩子一整年都会被打,孩子也不能哭,不然一整年都会哭。因此,作为孩子初一这天最舒服,父母不会对你发脾气。
习俗八:初一这天去外面捞柴,然后将柴火放到床底下
母亲每年都会叮嘱我们初一天去外面弄些树枝之类的回家,然后把它们放到自己家的床底下,说这样可以招财。小时候自己还感觉特别新奇,每次出门弄柴的时候巴不得弄棵树回家放到自己家的每个床底下。
习俗九:初一上庙
上庙就是去寺院烧香,通常都要很早起来去,否则抢不到好位置。而且初一这天各个寺庙的人超多,第一炷香通常很贵。
以上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习俗,然而随着在外省安家,回老家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现在想来这些习俗还挺有趣。写下这些经历过的习俗也权当是给孩子涵宝儿讲一下爸爸曾经的故事,毕竟现在的孩子很难再有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