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到底因为什么而死

秦可卿是身兼林黛玉和薛宝钗两者之美于一身的大美人,更是与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在梦里有云雨之情的"仙子"。为何作者开篇没多久就将秦可卿写早夭了,秦可卿究竟是因何而死?

秦可卿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判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从秦可卿的判词和判画中不难看出,秦可卿并不是病死的,作者的原意是秦可卿在天香楼自缢而亡。只是作者的长辈、批书人之一畸笏叟出于维护封建大家族利益的立场,命作者删去这一情节,为秦氏隐恶。

作者刻画秦可卿闺房里的摆设时,映入读者眼帘里第一件就是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这里的宝镜是权欲觉醒的象征,武则天成功坐上皇后的宝座后为了拴住李治的心,设置了镜室增加夫妻之间的情趣。她将寝宫设置成镜室相继生儿育女。武则天得宠后权力越来越大,参与朝政,与身体越来越差的李治并称二圣,最后窃取权力,令李治对她越来越畏惧,彻底放权给她,直到李治死后,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的镜室历来是女权代称,代指女子掌权。

这面镜子反映的就是秦可卿在宁国府有争权意图。最后死于天香楼。

在贾母眼中是:

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在尤氏眼中是:

"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在贾珍眼中是:

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

秦可卿的能力令整个贾府都折服,就连脂粉英雄王熙凤都做不到这一点。秦可卿的太完美了,完美的让人觉得不切实际。

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

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说明秦可卿对贾府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和路线。贾府抄家后的情形更是印证了秦可卿的深谋远虑。

就这样一位为贾府呕心沥血之女子,实在不敢想象她会和字占上边。秦可卿的能力是可以媲美武则天的存在。

宁国府的当家人是贾珍,贾蓉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贾珍说秦可卿比贾蓉强十倍,可见一斑。

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说明秦可卿风情万种,再加上畸笏叟为秦可卿隐恶,可知"爬灰一事"秦可卿是有责任的。只有拿下贾珍,才可以真正掌握宁国府的实权。

事实上贾珍确实是拜倒在秦可卿的石榴裙下,宁国府的权力已经掌握在秦可卿手里。如果这段不伦之恋永远在暗地里,那么秦可卿所预想的一些明智举措估计都可以实施下去。只是在天香楼和贾珍鬼混被丫鬟瑞珠发现,导致丑事曝光。

人言可畏,秦可卿要强心又极强。无法面对尤氏,也无法面对贾蓉。身负污名更别说管理宁国府了。所以就在天香楼自缢身亡,留下了未了心愿,只能托梦给王熙凤。

贾珍在秦可卿死后痛哭流涕乃真情流露,内心想的是代秦可卿去死。秦可卿的死让贾珍看不到宁国府的希望,于是更加奢淫,就是破罐子破摔。因为长房以内后继无人。

宁国府除了贾敬,估计也就秦可卿可以遏制住贾珍的颓废。

秦可卿私生活和贾蓉父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点和武则天很像。

总结:秦可卿的风情和月貌,就如同武则天镜室中的镜子是一样的。都是通往权力中心的媒介。武则天宝镜反映出秦可卿在宁国府权力中心站稳了脚跟,可惜还未能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被流言这把软刀子杀害。秦可卿的死亡和权欲有关。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